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://m.39.net/pf/a_4624554.html文章◎夏风漫画◎8岁编辑◎云少
大便不通,简单地说就是便秘,这个事听起来感觉不算是什么疾病。但是人有三通,本来应该通畅的事变得不通畅了,身体难受是肯定的了,情况严重的人真的会感觉十分痛苦。有人说,“人生最爽快的事情就是坑上之事”,想必是有过相关经历而发出的感叹吧。尤其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,通畅的排便,也是健康的保证。之前针对便秘,我们介绍过服用中药和拔罐的治疗方法,今天我们再给大家介绍艾灸的方法,帮助您了解更多治疗便秘的思路。
便秘的概念是指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量减少、粪便干结、排便费力等。有虚实、老人津液干结、病后气血不足等等之分,不同的病因,其他症状也有所差异,热盛多伴身热口渴;气血虚多伴面色晄白、爪甲色淡;若寒凝则腹中冷痛等等。老年人年老气血亏虚,是便秘的好发人群,年老体弱,气血不足,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,血虚津少则不能滋润大肠而便秘;或因年老体衰,阳气不足,不能温煦,阳虚则寒,凝滞肠胃,阳气不通,津液无以下行,致大便难以传送而为便秘。
西医认为引起便秘的原因是肠管的运动、张力低下,肠内容物停滞时间延长,水分过度吸收,造成粪便过硬,排便困难。西医会主要采用改变膳食结构、服用中西药的治疗方法。但是,很多医生在用药治疗时,多会选用有泻下作用的药物,患者服用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、腹痛等副反应,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耗伤人体的正气。所以,对于便秘,除了要请中医辨证体质、对症用药之外,大家完全可以考虑采用中医的外治法来治疗,比如针灸、拔罐、刮痧等。
今天,我们把艾灸治疗便秘的具体方法介绍给大家,首先要选取下面的几个穴位:
天枢穴(双侧)
在腹部,横平脐,前正中线旁开两寸。天枢是大肠的募穴,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,称为“募穴”,有聚集、汇合之意。天枢对于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。
大横穴(双侧)
在腹部,横平脐,脐旁4寸。可转运脾经水湿,是脾胃疾患的常用穴。
上巨虚(双侧)
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6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,为大肠之下合穴。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,称为“下合穴”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提出了“合治六腑”的理论,脏腑之病往往应取下合穴。
足三里(双侧)
在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足三里的治疗作用有很多,对于腹泻、腹痛、便秘、腹胀等脾胃疾病都可选用足三里。
操作方法:
采用艾条灸,每日1次,每次每穴灸15~20分钟,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,7日为一个疗程。
*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《图解*帝内经》
视频操作演示
如果您对穴位位置的专业描述不是很理解,可以观看我们的取穴教学视频,可以帮助您更加直观地找到穴位:
天枢穴是阳明脉气所发,也是大肠之募穴,具有调理肠腑、理气消食,顺气行滞的作用,能调理肠俯气机,缓解肠道功能失常,是腹部要穴;大横可健脾运湿,通调肠胃,同时还能增强肠道的运动;上巨虚是大肠的下合穴,《内经》有云“治腑者治其合”,取上巨虚可调节肠胃气血;足三里为胃经合穴,擅长补气益血,适用于便秘的治疗。
医案
几个月前有个同学联系我,想问问中医对于便秘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。他的母亲多日大便不解,让我帮着想想办法。询问后了解到,他母亲有多年便秘的毛病,一些常见的治疗便秘的药物都试过了,也试过一些食疗和偏方,有的有效果,可过了一段时间,就不像刚开始那么好了,有的干脆就是没作用,效果是时好时坏,现在是没主意了。
我问了他母亲现在的状态,以前我见过阿姨几次,印象中脸色有点白,每天除了上下班就在家休息,很少活动,喝水偏少,舌苔是白润的,现在跟之前倒是没多大变化。我考虑是寒气内结,阳气被遏,推动失司,糟粕内停而发为便秘。就建议他用艾灸的方法,操作比较简单,学起来也比较容易。约好时间,我去了趟他家里,在天枢、大横、足三里、上巨虚各艾灸了15分钟,当时阿姨觉得还不错,我就让她先艾灸七天,看看效果怎么样。过了三天,同学给我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