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苔异常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自学中医的捷径 [复制链接]

1#
泉州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8720504.html

我通过对话的形式,

把自学中医的捷径:是怎么抓主证给大家呈现一下:

小吴问:

自学中医真是难呀!先不说复杂的阴阳五行生克了。

就连最简单的望诊中的:舌诊都会因为色差,而得出不同的结论。

更别说胖瘦、老嫩、厚薄、润燥了。就更容易产生差异了。

诊断出现了问题,就如同打仗,司令部发出错误的命令,就算你有再多的精兵强将,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中医爱好者,在自学的情况下,

怎么才能快速的掌握可靠的诊断方法并能治病救人呢?

老吴答:

这个说难也很难!说简单也很简单!如果是单纯的正统的中医四诊:特别是脉诊,没有个三五年的功夫是很难入门的。但是,如果换个角度也许会简单很多。

小吴问:

快说,快说。洗耳恭听。

老吴答:

其实,医圣张仲景也是自学出身,而且他早已经给我们指明了道路:《伤寒论》,最为关键的就是抓主证。

而自学中医有两大难点:

第一难点,没有老师指导,不知道看病该如何下手。中医的书籍多如牛毛,想要通过自学全部看完,不可能也不现实。

第二难点,没有临床实践机会。不能直观地了解疾病的起因,发展,结果以及预后。没有亲身经历,就缺少诊断、治疗经验,更加缺少方剂运用心得体会。

而医圣张仲景:从自救到救人,在牺牲了多个族人的治疗经验下,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,把临床一线收集的资料,经过加工汇总:形成了烁古震今的杏林奇书: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小吴问:

东汉离我们,有一千多年了。书上的治疗方法,会不会不管用了。失效了呢?

老吴答:

一千多年的人和现在的人没有根本上的差别,他们生的病,现在的人一样会有。就像古代人有两只手,你也有两只手。饮食习惯、居住环境、气候等的变化都不是很大。所以,人没有变,那么得的病,在治疗方法上也不会有很大的差异。

小吴问:

既然有了门路,具体要怎么做呢?请快快讲来。

老吴答:

第一,在问诊上要讲究其中的前后次序逻辑,这里体现了辩证的思路。要细致。

在症状上要突出重点、抓重点,抓大放小。

第二,用好《伤寒论》,学精。

四诊,是作为医生侦查人体变化的手段,是一种工具。是通过大量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。是司外揣内的一种方式。是一种客观的标准。

而,症状是身体自己发出的一种不受控制的强烈信号。是由内向外的直接表达。是一种主观的表达。

一个客观,一个主观。一阴一阳。

小吴问:

好像还是不懂呀?能不能在具体点?

老吴答:

首先,要深入领悟:阴阳五行。要有整体观,不可偏激。

其次,要研究《伤寒论》,其六经辨证给我们列出了治病的六大方向,从六大方向去辩证。

最后,要落在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上。

病变部位:中医讲部位是以脏腑为核心,不是讲的解剖而是五脏体系。中医论人体,以五脏为核心。五脏与六腑,五脏与四时,五脏与经脉,五脏与五官九窍、五体......等相联系。此处,辨表里与上下,也属于辨部位。

病变性质:不论是内因、外因、不内外因,都要掌握。

内因:情志、饮食、劳倦

外因:六淫,风寒暑湿燥火

小吴问:

有没有关于阴阳辩证方法的书籍?

老吴答:

可以看看郑钦安的书籍。

小吴问:

有的患者一会说牙疼,一会又说肚子疼,再过一会又说腰部不舒服。那我到底先解决什么地方的疼痛呢?

老吴答:

算你走运,告诉你一个我的压箱底的法宝:我们要询问病人,最不舒服的症状,挑选一两个就可以了。最不舒服的症状,往往接近实际情况,也是身体最强烈的诉求。

小吴问:

能不能举个简单的例子?加强理解。

老吴答:

比如:牙疼

我们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
第一步,我们需要辨别出阴阳。看看这个病人是阴邪(寒)牙疼,还是阳邪(热)牙疼。先看舌苔:分别从干湿、老嫩、红白,粗略判断寒热。其次,问诊:胃口怎么样?喜欢喝热水还是冷水?大小便怎么样?大便的干湿,小便的颜色,清长还是短涩?

第二步,分情况讨论:如果阴邪过重,就是寒证。可以排除实火所导致的牙疼。那么必然就只有两种可能:一是寒包火,二是相火妄行。

寒包火,寒气束表,火郁在里。接下来要辨是在表还是在里。如果病人有怕冷的症状,那么可以肯定是寒气束表。此时唯一要注意的是:是否入了三阴经。如果入了三阴经,就要注意是否表里合病。

如果排出病人没有太阳症状,就基本可以判断是相火妄行了。下焦过寒而导致的牙疼了。

第三步,选方子。上面我们已经把病性和病位判断准确了。再加上病人的自诉:牙疼,身上感觉到处疼,还怕冷。

这样子一来,病人身上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。麻附辛就可以用上了。

如果还是没有明白,就建议先研究一下伤寒,多读伤寒的症状。

小吴答:

好像是明白了,但是还需要在理解理解。

总结:学习中医,切记要有整体观和辨证思维。

吴慧雅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