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50320/g8vbp88.html医心向党踔厉奋进
有这样一群人,每当人民群众需要时,他们总是义无反顾,挺身而出,全力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他们有的悬壶济世,献身中医;有的数次出征,抗击疫情;有的潜心钻研,消除顽疾;有的躬身前行,呵护“光明”;有的润物无声,点燃心灯;有的激扬青春,追梦奋斗……
汲取榜样力量,砥砺奋进前行!让我们走近“医德标兵”“医德之星”获得者,倾听他们的心声,感受榜样的力量。
陈军
用行动诠释医者担当
“谢谢,谢谢您啊,您这么一说,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……”一名76岁的糖尿病患者起身重复道谢了很多次,这样的场景在陈军的门诊屡见不鲜。每当一位患者从诊室离开,陈军主任总会露出微微的笑容,举手挥别,目送患者离开。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,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、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、徐州市名中医、徐州市医德之星陈军对于行医之路的初心与坚守。
精准防治突显中医特色
众所周知,糖尿病是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慢病。在内分泌科接诊的患者中,糖尿病患者也基本占到一半以上。那么,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呢?在陈军看来,首先一点,是要运用好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。
陈军认为,对于糖尿病的治疗,西医的诊疗首先就是降糖。其主要着眼于改善患者的高糖状态,通过药物来降低血糖,减少血糖波动,延缓、阻止并发症发生发展。但是,若患者同时具有血糖高、血脂高、尿酸高、尿蛋白高等复杂情况时,这种仅以药物压制的方法,就会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。而运用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,对包括糖代谢异常的中医药干预临床效果显著。“早在多年前,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、机制等文字叙述,从那时起,中医就认识到了糖尿病的危害性,所以在糖尿病的预防上,早已有了明确见地。”
据数据显示,糖尿病患者中80%都是吃出来的,这说明饮食不节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。”陈军表示,肥甘厚腻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体重增加,此类人群一般为痰湿、内热体质,具有舌苔厚腻、倦怠乏力的特点。此时,若以中医“治未病”思想为指导,对人群进行健脾除湿、和胃化痰等整体调理,可令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得到改善,达到饮食控制、体重下降、血压血脂血糖下降的良性反应,从而有效控制或延缓患者不良病变的发生。
除此之外,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,对中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机整体,不能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。”陈军介绍说,传统中医主张“天人合一”“形神一体”和“心身并调”,察病施药因人而异,对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防治更是如此。
实事求是彰显医者担当
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提出:“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,对病人要心怀慈悲,无论病人贫穷贵贱,要一视同仁。”陈军不仅将此话铭记于心,更是落实在医学生涯的点点滴滴当中。他认为,中医是一门有人情味的医学,也是仁慈的医学,他常常关心的是患者这个主体,而非仅疾病本身。行医多年,他一直坚持的行医原则就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,替患者着想、为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。
考虑到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,陈军看病时总是从患者的长远利益出发,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,为其制订最佳治疗方案,使病人的病情得到长期稳定和缓解。“当年跟我一样的糖尿病肾病患者,不知道走了多少个了,现在只有我还能健康的活着,这多亏了陈主任啊!”如今已经85岁的张大爷(化名)不禁发出感慨。据了解,张大爷患有糖尿病多年,并且伴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。这30年来,在陈军尽心尽力的治疗指导下,老人的血糖一直保持平稳,并发症均得到控制。
在内分泌门诊,尽管陈军一天要面对好几十位患者,但他始终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的问题,在陈军身上可以看到什么叫“医者仁心”。“陈主任,听您这么一说,我心里就有底了。”这是陈军在门诊最常听到的一句话。他表示,患者口口相传的美誉,就是对他的医德医术最大的肯定。
陈军认为,患者的心态往往取决于医生的语言。“患者不懂医疗方面的事,当医生的要多为患者考虑。诊断病情要实事求是,既不夸大、也不隐瞒,为患者将病情分析清楚,让患者心里踏实,这才是一名医者最起码的担当。”
来源:徐州卫生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