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三伏天,是一年中最高温又潮湿闷热的日子。而今年的三伏天是在7月16日到8月的24天,从“头伏”到“末伏”,一共是40天。
天气一热,每天的冲澡似乎成了例行的事。但是,三伏天洗澡,也不是什么时间洗,对身体都是好的。在这3种特定的情况下,建议还是不要马上洗澡。
1、早上起床后马上洗澡
早上醒来起床后,我们的胃内并没有食物填充,还处于空腹的状态。如果在这个时候马上去冲澡,那么一些有低血糖的人容易发生头晕、站不稳。建议是在早饭后过至少半小时再洗澡。
2、酒后洗澡
建议在喝完酒后不要马上洗澡。因为酒后洗澡容易导致全身毛细血管的扩张,让水的热气聚集在体内散发不出去,可能会加重酒醉的症状,可能导致头晕或呕吐严重。当然,也容易感冒。
建议如果在酒后需要洗澡,也应该在酒后1-2小时后再洗。但具体是要看醉酒的程度而定。如果醉酒程度很严重,呕吐严重,应该先催吐等,服用解酒药后过段时间再洗澡。
3、运动后洗澡
特别是在人体进行大量运动后,体内的血液大部分聚集在肺部和肌肉处,其他器官内的血供较少,比如大脑,这时如果马上洗澡,可能会有头晕、乏力的不适。
尤其在运动后,不宜洗冷水澡。也许在出了一身汗后冲个凉很爽,但会让打开的毛孔因受冷而闭合,导致热量散发不出去,可能诱发头痛、受风等。同时也会让体内的湿气变多。
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呢?
1、舌苔很慌,看起来粗糙
体内的湿气是会“粘”在我们的舌苔上的。如果舌苔发黄且显得粗糙,不是呈现红润的健康颜色,就说明体内有湿气。比如湿热入侵,舌苔就偏黄腻。
2、大便粘马桶
如果身体内湿气过大,还会表现在排泄物的异常,较常见的就是大便黏腻,不成形,容易粘马桶。这主要是因为身体对水的运化不足,出现大便带“湿”。
3、关节经常酸痛
如果生活环境过于潮湿,就容易让湿气“趁虚而入”,侵入到了关节,那就容易得风湿骨病。如果在年轻时不注意,经常光脚在冰凉潮湿的地面走动或者经常睡地板,就很容易让湿气入侵体内,到老了一并发出来。
当然,体内湿气重的人还可能会有小肚子偏胖,下肢可出现浮肿,皮肤容易出现瘙痒感,口腔异味重等。
我们除了可以从生活习惯方面来改变,比如不光脚走路,不淋雨,不穿湿衣服,降低居室内空气湿度等,有必要还可以咨询中医师,用艾灸的方法祛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