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,后天之本!关于脾,有个不算笑话的笑话:十个人去看中医,可能有7个人都会被医生诊断为“脾虚”,这不是危言耸听,也不是庸医的敷衍,而是无意间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:很多中国人的脾都虚!
那么既然“脾虚”患者那么广泛,很可能我们自己活着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多或少都有“脾虚”之症状,那么,该如何来判断自己的脾是否“虚了”呢?
脾虚了怎么判断?
其实,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医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判断“脾虚”的方法,我们结合实际,一起来学习一下吧!
脾胃之虚,怠惰嗜卧,四肢不收,时值秋燥令行,湿热少退,体重节痛,口苦舌干,食无味,大便不调,小便频数,不嗜食,食不消。兼见肺病,沥淅恶寒,惨惨不乐,面色恶而不和,乃阳气不伸故也。
《脾胃论》(公元年)金.李杲(东垣、明之)著。
结合李东垣以及临床经验,小编认为“脾虚”外在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9点,仅供参考,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脾虚表现,小编能力有限,还请谅解!
“脾虚”怎么判断?
◆“脾虚”表现一:严重口臭。口臭的尴尬,每个人都不想面对,口臭这个就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了,主要是因为脾虚气滞,寒热互结,升降失司所致,如果你有长久的口臭史,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脾虚的原因了。
“脾虚”表现一:严重口臭
◆“脾虚”表现二:四肢酸软无力,即使没有干体力活人容易疲惫,全身沉重,骨节酸痛。脾虚痰湿生,痰湿粘滞,导致人体机体气机异常,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湿气郁结,人就疲倦不堪。
“脾虚”表现二:乏力
◆“脾虚”表现三:嘴巴发苦,食不知味。脾主吸收,脾胃虚,脾胃功能紊乱,消化系统异常,时间长了人就不思饮食。
“脾虚”表现三:嘴巴发苦,食不知味
◆“脾虚”表现四:大便糖稀,不成型,小便频繁。胃主消化,脾主吸收,脾虚的人吸收功能比常人差,吸收异常,加上运化湿气能力减弱,就很难形成正常成型的大便。
“脾虚”表现四:大便糖稀,不成型,小
◆“脾虚”表现五:舌苔肥厚,发白,锯齿明显。脾主运化水液,脾虚导致水湿泛滥,所以舌苔发白而厚腻。
“脾虚”表现五:舌苔肥厚,发白,锯齿
◆“脾虚”表现六:脸色发黄,肌肉无力。脾主肌肉,病色为黄色,肌肉无力和脸色发黄都是脾虚的外在表现之一,人们说的年少变成黄脸婆,其实主要是因为脾虚。
“脾虚”表现六:脸色发黄,肌肉无力
◆“脾虚”表现七:虚胖。长胖,不一定是因为吃太多,营养过剩,很有可能是因为脾虚。前面说了,脾主吸收,脾虚导致脾胃功能异常,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正常,容易导致肚子,腰腹部脂肪堆积,久而久之,就变成了虚胖的胖子了。
“脾虚”表现七:虚胖
◆“脾虚”表现八:长不胖。这和虚胖并不冲突,有的人脾虚会虚胖,而有的人会一直吃不胖,胖子总是很羡慕那些身材苗条的人,因为他们怎么吃都吃不胖,其实,那些瘦竹竿可能不是怎么吃都吃不胖,而是因为脾胃不好,脾胃虚。脾主吸收,脾胃不好,营养吸收就会异常,营养堆积的人变成了虚胖的胖子,而瘦竹竿他吃的东西营养都流失乐。
脾虚”表现八:长不胖,瘦竹竿
◆“脾虚”表现九:眼袋大。这里说的主要是后天形成的眼袋,这主要是脾肾虚弱造成的。第7点说了,脾主肌肉,脾虚了,眼睑上的肌肉就松弛,营养不良,眼睑就因为无弹性而下垂,形成大眼袋,当然大眼袋不是都因为脾虚的原因。
“脾虚”表现九:眼袋大
总结
你的脾是否“虚了”?对照这9个特征找一找吧?中国人普遍存在“脾虚”的问题,脾虚对身体的影响很大,上面就是9种就是脾虚的常见表现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,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症状或者其中某些症状,如果有,就需要及时就医,调理脾胃。
如果你赞成小编的观点,那就点个赞吧……
如果你觉得有用,记得收藏和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……
我是Dr花开向阳,花开向阳,只为彼岸春天!
参考文献:
李东桓《脾胃论》